<noframes id="p7xbr"><form id="p7xbr"></form>

        <delect id="p7xbr"><strike id="p7xbr"><sub id="p7xbr"></sub></strike></delect>

        <meter id="p7xbr"></meter>

          <sub id="p7xbr"><i id="p7xbr"><em id="p7xbr"></em></i></sub><font id="p7xbr"><ruby id="p7xbr"></ruby></font>
          <sub id="p7xbr"></sub>

          <meter id="p7xbr"></meter>
          <track id="p7xbr"><dl id="p7xbr"></dl></track>

            黃山高爾夫旅行社歡迎您
          天氣預報 | 預訂須知 | 付款方式 | 加入收藏 | 設為首頁
          黃山高爾夫酒店
           旅游服務中心
          電話:0559-2568388 2568240
          傳真:0559-2556137
          郵件:hsgolfts@yahoo.com.cn
          緊急電話:(0)13805598357
          投訴電話:0559-2568000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:首 頁 >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──陶行知  
         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──陶行知
          發布時間: 2007-10-8 17:35:13 被閱覽數: 9805 次 來源: 黃山高爾夫旅行社有限公司

              陶行知紀念館位于歙縣城內小北街。1984年由崇一學堂舊址改建,陶行知少年時曾在此讀書。崇一學堂房屋建于清光緒年間,坐東朝西,三間兩進,中有天井。原為住宅,1905年歙縣耶酥教會在此創辦崇一中學堂,簡稱“崇一學堂”,占地約500平方米,前進為教學區, 后進為生活區。擴建成陶行知紀念館后,大門為東向,用青灰色水磨磚砌,黟縣青石門額鐫刻胡耀邦手書“陶行知紀念館”六個填金大字。門廳正中設陶行知胸像。后進為展廳,陳列陶行知的生平事跡、歷史照片、手跡、圖表、實物等。宋慶齡題詞“萬世師表”匾額掛在主廳內。在崇一學堂宿舍,北室陳設三張單人床,東側床邊寫有“陶文 睿床位”五個字,墻上留有陶行知當年題寫的座右銘:“我是一個中國人,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!彼髞淼呢S功偉績足以說明他確實這樣做了。
              陶行知(1891年-1946年),歙縣黃潭源村人,原名文睿,受王陽明“知行合一”哲學思想的影響,曾用名知行。他15歲入學讀書,先后就讀于歙縣崇一學堂、杭州廣濟醫學堂、金陵大學文學系。1914年赴美國伊利諾大學主修市政學,后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學,師從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。1917年學成歸國,歷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、東南大學教育系主任、北京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干事、南京安徽公學校長等職。1923年,發起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,開始了他為之奮斗終生的平民教育和鄉村教育事業。通過不斷的實踐,他認為“行”在先,“知”在后,于是毅然拋棄了“知行合一”和杜威的“自然主義經驗論”思想,正式更名為陶行知。1927年,創辦了南京曉莊師范學校,并提出了“生活即教育”、“社會即學!、“教學做合一”三大主張。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!吧罴唇逃笔恰吧罱逃碚摗钡拿},“社會即學!笔恰吧罴唇逃钡难由。陶行知認為生活教育的特質是生活的、行動的、大眾的、前進的、世界的、有歷史聯系的,要辦求大眾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教育。主張教育同實際生活實踐相聯系,反對死讀書,強調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和獨立工作的能力!敖虒W做合一”是陶行知的教學論。他認為教、學、做是一件事,其中“做”是中心。主張“在做上教,在做上學”“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,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”。強調“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,做便是教;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,做便是學!币蟆耙越倘苏呓碳,在勞力上勞心!辈⑸眢w力行,同貧苦學生同勞動、同甘苦。陶行知在曉莊師范茅屋禮堂兩旁寫了一副對聯“和馬牛羊雞犬豕做朋友,對稻梁菽麥黍稷下功夫!斌w現了他面對工農大眾的教育方針!吧罱逃摗痹谥袊逃枷虢绠a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。  
              “九一八”事變后,陶行知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,在《申報》上發表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文章。1932年創辦了平民教育組織──山海工學團。工是工作,學是科學,團是團體。他提出“工以養生,學以明生,團以保生”。陶行知創立工學團旨在將工場、學堂、社會打成一片,以最敏捷的手段,對大眾實施培養普遍的軍事能力、生產能力、科學能力、識字能力、運用民權的能力、節制生育的能力等“六大訓練”,以達到人人生產、人人長進、人人平等互助、人人自衛衛人的目標,從而拯救整個中華民族于生死關頭。 1939 年他在重慶創辦了著名的育才學校,1944年10月參加中國民主同盟,不久當選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,主編《民主教育》和《民主》雜志。1946年1月,與李公仆等人創辦社會大學,并擔任校長。 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,陶行知創辦了曉莊師范、上海山海工學團、重慶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,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。1946年7月25日,他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上海。 他以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”的赤子之情,為人民的教育和民族的解放事業鞠躬盡瘁,奮斗終身。陶行知病逝后,延安各界舉行了隆重追悼大會,毛澤東親筆題詞:“痛悼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!”周恩來高度評價他“是一個毫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!彼螒c齡稱他是“萬世師表”,郭沫若盛贊他“二千年前孔仲尼,二千年后陶行知”。   
            
            陶行知逝世了,然而他的精神不死。其創立的事業后繼有人。在今日黃山尤其是教育界,學陶、師陶、研陶蔚然成風。安徽省行知中學,是安徽省陶行知研究會的實驗基地,自1983年以來,共培養了蠶桑、多種經營、茶葉、園藝、美工、水利等20多個專業的2000多名畢業生,為社會輸送了大批的有用之才。歙縣行知小學開展了“文化早餐”、“社會實踐”實驗,1990年獲中國陶行知研究會、中國陶行知基金會“陶研優秀成果獎”。陶研之花在黃山結出了豐碩之果。
              為了紀念緬懷陶行知這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,1991年,歙縣人民政府在城西門中心建立了“行知公園”,園名為時任總理的李鵬同志題寫,公園左側聳立著一塊末經雕琢的大青石,重約15噸,正面寫著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”,背面題寫“愛滿天下”幾個大字,為陶行知手跡。公園廣場豎立著一尊陶行知銅像,身穿長袍,戴眼鏡,左手握卷,側身舉目遠眺。銅像高3.1米,重1.3噸,底座為大理石基,2米高,上書“陶行知1891-1946”一行字,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孫起孟手筆。銅像右側有一堵紀念墻,上寫“萬世師表”四字,系宋慶齡手書。公園右側建有象征陶先生“教學做合一”教育思想的三圓亭。圓亭周圍花圃遍植碧桃、紫葉李,蘊含桃李滿天下的含義。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寄托著故鄉人民對陶先生的懷念之情。在黃山風景區西海至光明頂的盤山道上,1996年建立了一座“行知亭”,亭柱上鐫有陶先生“千學萬學學做真人,千教萬教教人求真”的名言,亭前的石牌上鐫著“行動是老子,知識是兒子,創造是孫子”的格言。立于亭中,遠眺飛來石,雄奇險峻;近觀名言警句,回味無窮。在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同時,能得到思想上的薰陶和人格上的升華。
              陶行知離開家鄉后再也沒有回來過。然而他深愛著這片土地和人民。1923年9月, 陶行知游覽長城時得到一塊長城磚,便將這塊磚寄給正在籌建的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師范學校(今為屯溪隆阜中學),并致信說“教育是共和國的保障,我們四女師既得萬里長城之磚,自有在造就人才、保障共和國的路途上進行了!北硎玖怂麑λ呐畮煹钠谕。陶行知在《徽州人的使命》一文中,更是寄希望于故鄉的人民,文章從徽州的天時地利談起,“我們徽州,山水靈秀,氣候溫和,人民向來安居樂業,真可謂世外桃源。察看他的背景,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和他相似,這個地方就是瑞士”,呼吁徽州人“發奮為強”,團結奮斗,做“有智慧,有實力,有責任心的國民”,把徽州建成中國“一塊優美的領土”。作者最后寫道,“我以致誠之意敬告我們敬愛的父老兄弟姐妹:我們千萬不要辜負新安大好山水,我們要把我們一個個的小生命捧出來,造成徽州的偉大的新生命”。  
               是的,今天的黃山人正站立于新世紀的門檻上,努力實踐著陶先生的教導,為建設一個更加美麗、富強、繁榮的新黃山而努力奮斗著。

           


          上兩條同類信息:
        1. 同齡同鄉的胡適與陶行知
        2. 安徽休寧——中國第一狀元縣

        3. Copyright © 2008 www.virtualnymsf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黃山高爾夫旅行社有限公司[經營許可證號:L-AH000369 版權所有
          電話:0559-2568388 2568240  傳真:0559-2556137  Email:hsgolfts@yahoo.com.cn  地址:中國黃山市屯溪區迎賓大道78號
          皖ICP備11009132號-1 技術支持:黃山時億網絡   部分圖片、文字、字體來源于網絡,如若侵權,請聯系本網刪除。
          色www

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p7xbr"><form id="p7xbr"></form>

                <delect id="p7xbr"><strike id="p7xbr"><sub id="p7xbr"></sub></strike></delect>

                <meter id="p7xbr"></meter>

  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p7xbr"><i id="p7xbr"><em id="p7xbr"></em></i></sub><font id="p7xbr"><ruby id="p7xbr"></ruby></font>
  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p7xbr"></sub>

                  <meter id="p7xbr"></meter>
    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p7xbr"><dl id="p7xbr"></dl></track>